制冷剂服务热线

151-5795-9922
网站导航
行业动态
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动态

电子特气之元素化学—刻蚀能手八氟环丁烷(c-C4F8)

时间:2025-10-13 07:48:09 点击次数:4
 


微信图片_20251011142015.png

八氟环丁烷(Octafluorocyclobutane,CAS 号:115-25-3,制冷剂简写RC-318/R318)是一种全氟环烷烃,其分子结构和基本性质使其在工业领域具有独特价值。尤其是高纯产品作为等离子体蚀刻气体,用于制造 90nm 以下的集成电路;高温分解产生的活性氟原子可清除反应腔残留物,提升晶圆良率。

01 基本性质

一、分子结构

  1. 组成与构型:八氟环丁烷的分子式为 C₄F₈,由四个碳原子构成四元环,每个碳原子连接两个氟原子,形成高度对称的平面四方形结构。这种对称性赋予分子极低的极性(偶极矩为 0),使其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,而在水中几乎不溶。

微信图片_20251011142112.png

  1. (分子结构图)

  2. 化学键特性

    • 碳 - 氟键

      键长约为 1.35–1.39 Å,键能高达 565 kJ/mol,远高于碳 - 碳键(347 kJ/mol),这是分子热稳定性的主要来源。氟原子的强电负性导致电子密度集中在氟周围,进一步增强了分子的化学惰性。
    • 碳 - 碳键

      键长约为 1.39 Å,键角接近 90°,略小于理想四面体角(109.5°),这一结构特点使得环丁烷环存在一定张力,但氟原子的空间位阻效应通过均匀分布得到缓解。
  3. 分子对称性分子属于 D₄h 点群,具有四个 C₂轴和四个 C₄轴,以及对称中心和镜面。这种高对称性不仅强化了稳定性,还使其在核磁共振(NMR)谱中呈现单一信号,便于结构分析。

二、基本性质

1. 物理性质

  • 状态与外观

   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、无味、无毒的气体,低温下可液化(沸点:-6.0℃),临界温度 35.3℃,临界压力 5.4 MPa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
  • 密度

    气态密度约 1.48 g/L(标准状况),液态密度约 1.56 g/cm³,显著高于空气。
  • 溶解性

    几乎不溶于水(20℃时溶解度仅 0.05 g/L),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如四氯化碳和氯仿。
  • 热性能

    比热容和热导率较高,作为冷却剂时热传递效率优异;标准生成焓较低(ΔHf≈-2740.4 kJ/mol),表明其生成时释放能量较少,化学稳定性突出。

2. 化学性质

  • 稳定性

    在常温常压下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反应,分解温度超过 400℃,即使在高温等离子体环境中也仅缓慢分解为四氟化碳(CF₄)和氢氟酸(HF)。
  • 非反应性

    对金属、橡胶、塑料等材料无腐蚀性,可作为惰性介质用于高精度工业过程(如半导体蚀刻)。
  • 燃烧特性

    不可燃,但在高温下可能与强氧化剂发生反应;燃烧热值约 59.3 MJ/kg,燃烧产物主要为 CO₂和水蒸气,环境影响较小。

3. 毒性与环境影响

  • 毒性

    急性毒性较低(小鼠吸入 LC₅₀>78 pph/2H),但长期高浓度暴露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,职业接触限值(匈牙利)为 TWA 200 mg/m³。
  • 环境效应

    • 臭氧层破坏潜值(ODP)

      0,对臭氧层无影响。
    • 全球变暖潜值(GWP

      根据不同研究,GWP 值在 3400–9700 之间(以 CO₂为基准),大气寿命约 32 年,属于强效温室气体,需严格控制排放。
    • 生物降解性

      极难被生物降解,可能在环境中长期积累,但生物富集性较低。



02 生产方法


一、四氟乙烯二聚法

核心反应:氟乙烯(TFE)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二聚反应生成八氟环丁烷:


微信图片_20251011142117.png


技术细节

  1. 催化剂选择

    • 金属氟化物催化剂

      如氟化铬(CrF₃)、氟化镍(NiF₂)或氟化钴(CoF₃),通常负载在活性炭或氧化铝载体上,可提升反应选择性至 80% 以上。
    • 自由基引发剂

      在高温(300–500℃)下,通过自由基链式反应促进二聚,但需严格控制温度以避免过度聚合。
  2. 反应条件

    • 温度与压力

      中温(200–350℃)和中压(1–5 MPa),采用固定床或流化床反应器,停留时间约 10–30 秒。
    • 副产物控制

      主要副产物为六氟丙烯(HFP)和全氟异丁烯(PFIB),通过调整催化剂配比和反应空速可将其含量降至 1% 以下。

二、直接氟化法

核心反应:环丁烷(C₄H₈)与氟气(F₂)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氟化生成八氟环丁烷:

技术细节

  1. 催化剂与反应器

    • 催化剂

      常用氟化钴(CoF₃)或氟化镍(NiF₂),需在 300–400℃下预氟化以激活表面活性位点。
    • 反应器设计

      <section style="-webkit-tap-highl

      标签:

上一篇:产品剖析:第四代制冷剂R515B(Solstice® N15)

下一篇:没有了!

Copyright 2020-2024 浙江冷王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89102000196  备案号:浙ICP备18054759号-2

地址:浙江省 衢州市 柯城区 白云中大道9号 电话:151-5795-9922 邮箱:mif@lw-tech.com.cn

服务热线

151-5795-9922

扫一扫,关注我们